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

「證諸覺想」,應該是「澄諸覺想」

《雜阿含388經》卷15:「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。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。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、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、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、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、已修,是名比丘斷五支,成六分,守護於一,依[3]猗於四,捨除諸諦,離四衢,證諸覺想,自身所作,心善解脫,慧善解脫,純一清白,名為上士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」(CBETA, T02, no. 99, p. 105, a13-23)[3]猗=倚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。
-------------
有朋友留言:「證諸覺想」,應該是「澄諸覺想」。
我們看《雜阿含71經》的翻譯,對應的是「淨諸覺」,此一主張很有理據:
「是名比丘斷五[20]枝,成六[*]枝,守護一,依四種,棄捨諸諦,離諸求,淨諸覺,身行息,心善解脫,慧善解脫,純一立梵行,無上士。」(CBETA, T02, no. 99, p. 18, c27-p. 19, a1)[20]枝=支【元】【明】*。[*20-1]枝=支【元】【明】*。
《長阿含十報法經》卷2:「第七十法。難受。了十德道居。何等為十?一為已捨五種、二為六正道德、三為守一、四為依四、五為自解不復待解、六為已捨求、七為所求已清淨、八為身行已止、九為口語已行止、十為意行已止。意最度、慧最度、行具足,名為最人。」(CBETA, T01, no. 13, p. 241, a20-25)
《長阿含10經》卷9:「云何十難解法?謂十賢聖居:一者比丘除滅五枝,二者成就六枝,三者捨一,四者依四,五者滅異諦,六者勝妙求,七者無[5]濁想,八者身行已立,九者心解脫,十者慧解脫。」(CBETA, T01, no. 1, p. 57, a28-b3)
[5]濁=漏【明】。
這是「十聖賢居」,對應的是第七「anāvilasaṅkappo」,「anāvila 清淨的 - saṅkappo 諸想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