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

從一卷敦煌遺書看《大正藏》的錄文問題

定源法師:

從一卷敦煌遺書看《大正藏》的錄文問題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2j4OhyGiBS-xswnVCNpe6A?fbclid=IwAR3v_o_s_kYao3cXjyzGEQrQQqi2RJdi_MjbsEwjqAq6lXDgT_9LL8jx09M 

舉凡從事佛教研究的學者,我想都應該利用過《大正藏》。這部藏經自上個世紀二、三十年代編纂出版以來,備受學界重視,對佛教學術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,這一點早已為學界所共識。當然,我們也應該承認,《大正藏》既有許多優點,也有諸多美中不足,錄文失真問題,便是其一。

所謂錄文失真,這裡是指《大正藏》的錄文與其所據的底本文字不一致。我們知道,《大正藏》文本並沒有經過嚴格校勘,僅根據所選定的底本錄文,並將與底本不同的校本文字標注於當頁底端。這種“校異”的作法,僅羅列諸本異文,而不改底本文字。這就意味著,無論底本文字正確與否,《大正藏》的錄文一仍其貌,不作任何改動。換句話說,錄文本與其底本的文字是保持一致的。然而,實際情況並非如此,由於各種原因,《大正藏》的錄文失真現象所在多有,特別是《大正藏》第85冊“古逸部”和“疑似部”根據敦煌遺書錄文的部份,只要我們能耐得住性子選取其中若干文獻,仔細比較其錄文與底本之間的文字異同,肯定會有不少意外的“發現”。

關於《大正藏》的錄文失真問題,近年來,臺灣中華電子佛典(CBETA)團隊成員在從事《大正藏》數字化版本過程中,已做了不少標示和修訂工作。其結果是,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CBETA,與《大正藏》本的文字不盡相同。數字化的好處,一、方便檢索;二、隨時可以修訂,不斷進行版本優化。至今為止,CBETA對《大正藏》本所作的文字修訂,主要以“理校”方式,對其中他們認為明顯錯誤的文字進行改正,而很少利用《大正藏》所據的底本與之覆核,更沒有援引其它校本加以勘定。其實,只要將《大正藏》本與其所據的底本進行逐一核對,即可了解到《大正藏》錄文的失真程度,再查其失真類型,便不難窺知導致各種失真現象的背後原因,甚至可以檢視CBETA對《大正藏》文字的改訂工作。

近幾個月,因為疫情,我困居福建老家。病毒無情,目前的發展已殃及全球,令人惶惶不安。我不是醫生,自然沒有能力與資格上第一線,逆行救助那些感染病痛的人們。對於我來說,當下所能做的只有少出門,多讀書。年初放假離開學校時,行李箱中攜帶了多種書籍,原以為已備足的“食糧”,但誰都沒料到今年的這個“假期”如此之長。好在目前有許多電子書籍,可供消遣杜門避疫的苦悶時光。猝不及防的這次疫情,對全球各個領域的影響如何,目前還很難預估。總之,這是人類共同的災難。

經過這次疫情,改變了不少新的工作方式,比如網絡辦公和線上教學。而我也受這次疫情“所賜”,有比較多的集中時間,對自己以前博士論文的研究資料——《御注金剛般若經宣演》(以下簡稱《宣演》)進行了一番數字化校勘整理。佛典數字化校勘整理平臺的好處是,只要有電腦,且在有網絡的環境下,即可隨時、隨地工作。平時我們也許體會不到這種工作方式的便利,但在這次疫情下,突顯出這項目工作的優越性。

《宣演》是唐代青龍寺沙門道氤的著作,原有三卷(後改為六卷)。該文本除了《趙城金藏》現存一卷刻本外,其餘都是從敦煌遺書,或吐魯番文書中發現的寫本。《大正藏》第85冊最早公布了《宣演》內容,即根據伯2173號、伯2132號錄文收入《宣演》上、下兩卷(敦煌遺書有卷中寫本,而《大正藏》未收)。伯2173號首全尾殘,伯2132號首尾均全。這兩號遺書都是用行楷體抄寫,且前後字體風格變化不大。與其它用行草字體手抄寫的敦煌遺書相比,這兩號遺書的錄文難度應該不大。雖則如此,通過本次數字化整理覆查發現,《大正藏》對這兩號的錄文,其失真程度卻是比較嚴重的,失真類型也不一而足。為了避免舉例過多,並能集中說明問題,以下僅以伯2132號錄文的《大正藏》本《宣演》卷下為例,羅列其中的所有失真類型,以見一斑。

需先說明的是,根據伯2132號錄文的《大正藏》本《宣演》卷下,共有39907字,而數字化整理後的伯2132號,所定字數是40096字,兩者相差共194個字。差異如此之大,由兩方面原因。一、《大正藏》本有漏錄了伯2132號的若干文字(詳情見下);二、本次數字化整理,將寫本卷面上的所有符號逐一切下,並以一個符號作為一個字符計算。這一點與《大正藏》本對寫本符號的處理方式不同,它是根據各類符號所示的結果錄文的。比如,表示此字應刪的所謂刪除符,《大正藏》則根據符號標示,不錄該字。當然,這種處理方式,是比較合理的。問題在於,《大正藏》的錄文者,有時卻忽略了刪除符,或誤讀了其它符號,從而導致錄文失真。關於這一點,詳情後面再談。

伯2132號與《大正藏》本,雖然屬於底本與錄文本的關係,可是經過本次數字化整理發現,兩者之間有90多處錄文並不一致。以下,我將這些異文,分為不同類型予以揭出。先舉《大正藏》錄文,並在文末括弧內標出該文所在《大正藏》第85冊的頁數、欄數與行數,以便大家覆核,之後再加按語舉出伯2132號原文,並盡量予以說明。

 

一、誤識字例


1、彼福不可量,如是寂勝義(24頁上欄13)。

:“寂勝義”,原文作“最勝義”。此兩句出自天親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原文。《大正藏》錄作“寂”,是因為原文作“冣”字, “冣”“寂”二字形近,故而致誤。

 

2、具徵之想釋但顯(24頁下欄18-19)。

:“之”,原文作“三”。“之”“三”二字,類似錯誤以下還有三處。

 

3、大發大心要慈悲救濟(25頁上欄28)。

:“大”,原文作“夫”。

 

4、或見苦相相縛縛深復增麁重(25頁中欄4)。

:“縛縛”,原文作“縛轉”。這種誤錄,可能先受前一“縛”字的影響,再因“轉”“縛”二字形態相近所致。原文可標作“或見苦相,相縛轉深,復增麁重”。

 

5、問。此言邪三苦相障(25頁中欄7-8)。

:“邪”,原文作“取”。此二字寫法相近,容易誤識。類似的誤讀,以下還有多例。

 

6、使為境相之所拘礙(25頁下欄6)。

:“使”,原文作“便”。此二字寫法相近,容易誤識。

 

7、身心勞倦疲之性故(25頁下欄7-8)。

:“之”,原文作“乏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身心勞倦,疲乏性故”。

 

8、麁重亦通一切有漏之性(25頁下欄12-13)。

:“之”,原文作“乏”。此處雖以“之”為妥,但這不符合《大正藏》的錄文體例。

 

9、論文云不住非法者(25頁下欄18)。

:“文”,原文作“又”。此句前有“論云”,“論又云”的表述乃承前而來。“文”“又”二字,僅一點之差,容易致誤。相同的誤錄,以下還有一處。

 

10、以名自在無實體故(26頁中欄26-27)

:“在”,原文作“性”。“在”“性”二字寫法其實相似度不高,之所以誤錄,可能是因錄文者有先入為主的“自在”一詞。

 

11、彼論自下為斷第九道非作因段(26頁下欄25-26)。

:“段”,原文作“疑”。

 

12、種種爾涅槃如實見之(27頁下欄21-22)。

:“涅槃”,原作文“炎”。這可能錄文者將“炎”誤認作“涅槃”異體字的“图片”(上下結構,類似“炎”字)。“爾炎”,亦寫成“爾焰”,是梵文Jnaya的音譯,意譯為“所知”或“應知”。


13、由見過患生知。是故雖乏不苦故(27頁下欄27-28)。

:“是”,原文作“足”。因誤錄而導致誤標,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由見過患,生知足故,雖乏不苦故”。

 

14、日喻惠體日喻惠用(28頁上欄6)。

:原文作“目喻惠體口喻惠用”,即可標作“目喻惠體,口喻惠用”。

 

15、次修因時少欲勸進(28頁上欄13)。

:“勸”,原文作“勤”。此二字寫法相近,容易致誤。以下第16例與此相反,是將“勸”字誤讀成了“勸”字。

 

16、初勤依經而捨靜味(28頁上欄20-21)。

:“勤”,原文作“勸”。

 

17、後為得入忍第一法(28頁上欄26)。

:“得”,原文作“將”。

 

18、即所取無順觀能耶。世第一法(28頁中欄1)。

:“耶”,原文作“取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即所取無順觀,能取世第一法”。

 

19、或此正邪所知障體名為智障(28頁中欄13)。

:“邪”,原文作“取”。

 

20、受持聞廣悅(28頁下欄9)。

:“悅”,原文作“說”。

 

21、彼宗讀誦三部經(28頁下欄15)。

:“三”,原文作“十二”。

 

22、於義中初攝後持之論不同(29頁上欄1-2)。

:“之”,原文作“三”。

 

23、說聽之處他尚可尊(30頁上欄22-23)。

:“他”,原文作“地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說聽之處,地尚可尊”。

 

24、謂拘執朽縛(30頁上欄28)。

:“朽”,原文作“打”。

 

25、便為先當(30頁中欄11)。

:“先”,原文作“允”。

 

26、依此方數億兆。京諺十二而數(31頁上欄21)。

:“諺”,原文作“該”,此是“垓”字的誤寫。此文還有一處因不明重文號而誤,下文再談。

 

27、修行而能所證佛菩提不(32頁下欄21-22)。

:“所”,原文作“取”。

 

28、八住處中來之為四(34頁中欄18)。

:“來”,原文作“束”。

 

29、修十地而不廣辯(36頁中欄2)。

:“修”,原文作“略”。

 

30、唯論下文有六具足(36頁中欄8-9)。

:“唯”,原文作“准”。

 

31、此是四利自利德圓。云可利他(36頁中欄19)。

:“云”,原文作“方”。

 

32、非為顛倒不遣。此論文中有三(36頁下欄24)。

:“遣”,原文作“違”。

 

33、見實施等有限量故不福福多(39頁上欄4-5))。

:“福福”,原文作“說福”。

 

34、地前化身相好可樂為他地上何為爾所(39頁中欄5)。

:“樂”,原文作“爾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地前化身,相好可樂,為他地上,何為爾所”。

 

35、不離於法界等文分為五門。遮徵釋成(39頁下欄19-20)。

:“門”,原文作“問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不離於法界等,文分為五:問、遮、徵、釋、成”。

 

36、第二遮心以真無說(39頁下欄25)。

:“心”,原文作“止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37、以發心者六名聖胎故(40頁中欄22)。

:“六”,原文作“方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以發心者,方名聖胎故”。

 

38、欲令菩薩覺佛具因及圓於果(40頁中欄29-下欄1)。

:“覺”,原文作“學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欲令菩薩,學佛具因,及圓於果”。

 

39、下釋無上別有之義。一不增減。二淨平等。三無上因(41頁下欄10-11)。

:“之”,原文作“三”。

 

40、下二句據自我答(42頁上欄19)。

:“我”,原文作“義”。“我”“義”二字在行書或草書寫法上非常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41、貞觀等本廣略有異。教法不同。不可一准(42頁中欄11-12)。

:“教”,原文作“數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42、梵音歌羅。如折一手以為百分。一分分一歌羅。此我翻為力勝(42頁中欄22-23)。

:上文有四處誤錄。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“一手”,原文作“一毛”。“分分”,原文作“分名”。“此我”,原文作“此義”。原文可標作“梵音歌羅,如析一毛以為百分。一分名一歌羅,此義翻為力勝”。

 

43、以天我故無實可度(43頁上欄2)。

:“天”,原文作“无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44、雖相法身而非正明(43頁中欄17)。

:“相”,原文作“明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45、以前後譯次第皆示(43頁下欄13)。

:“示”,原文作“尔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同樣的誤錄,以下還有。

 

46、於此住處中约顯示(44頁下欄3-4)。

:“約”,原文作“得”。

 

47、具約真如說無來去(46頁中欄29)。

:“具”,原文作“且”。

 

48、初一總明破折方便(47頁上欄2-3)。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同樣的誤錄,以下還有多處。

 

49、初文即此折破色身(47頁上欄7-8)。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50、其兩重者顯折塵多(47頁上欄12).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51、於麁色相漸次除折至不可折(47頁上欄14-15)。

:上文的兩個“折”字,原文均作“析”。

 

52、非謂折塵以成其末。塵不可折如何成(47頁上欄23-24)。

:上文的兩個“折”字,原文均作“析”。

 

53、折為細塵以喻化相法身(47頁上欄24-25)。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54、非一處性亦作異性(47頁上欄28-29)。

:“作”,原文作“非”。

 

55、但令折觀非實故也(47頁中欄16-17)。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56、佛說極微令其除折(47頁中欄17-18)。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57、而經前文以三千界折為微塵(47頁下欄24)。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58、豈以心法折為色耶(47頁下欄24-25)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59、謂取其中根塵色蘊而破折之(47頁下欄26)。

:“折”,原文作“析”。

 

60、成真諦中情亦非有故(48頁上欄28-29)。

:“成”,原文作“或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61、今經將終明起邪見亦非實見(48頁下欄15)。

:“邪”,原文作“取”。根據原文,可標作“今經將終,明起取見,亦非實見”。

 

62、彼論又釋知見信三(49頁中欄14-15)。

:“之”,原文作“三”。意指《金剛仙論》解釋的“如是知”“如是見”“如是信”三種。

 

63、初說法不染。復流轉不染(49頁下欄2-3)。

:“復”,原文作“後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64、图片然別有(50頁上欄20)。

:“图片”,原文作“迢”。此二字形體相近,容易致誤。

 

65、下二句釋此所由。正觀故示(50頁中欄12-13)。

:“示”,原文作“尔”。

 

66、不離有為故不住涅槃。何故能示耶(50頁中欄16)。

:“示”,原文作“尔”。

 

67、論文云。彼過去行。以所念處故如夢(51頁上欄28-29)。

:“文”,原文作“又”。

 

二、因符號而誤例


1、初一離我執。後二離法執之中有無別故(24頁下欄14-15)。

:上兩句中,原文在“法執”二字後,各有一個重文號(以下重文號且以“々”表示之)。這種兩字連標的重文號,不能讀作“法法執執”,而要讀作“法執法執”。《大正藏》錄文者顯然沒有關注到這兩個重文號,致使以上兩句文意不通。根據原文,可補正並標作“初一離我執,後二離法執。法執之中,有無別故”。

 

2、演曰。第四對治示忍因緣由三想生(25頁上欄1)。

:原文在“示忍因”三字後,各有一個重文號,即“示々忍々因々”。據此,應該錄作“演曰。第四對治示忍因。示忍因緣由三想生”。

 

3、若不住施外資不就。外資不就因乏與果翻前可知(27頁中欄15-16)。

:原文在“外資不就”四字右邊,各有一點。此是刪除號。可是錄文者不僅未根據刪除符將此四字刪去,反而誤認此是重文號,而將之錄了兩次。此外,上文的“乏”字,原文作“之”。因此,上文應錄作“若不住施,因之與果,翻前可知”。

 

4、云何不住心。得佛菩提。佛菩提則非不住(27頁中欄18-19)。

:以上三句,原文作“云何不住心得々佛々菩々提々則非不住”,即“得佛菩提”四字下各有一個重文號。錄文者實際已根據重文號錄文,只是漏錄了一個“得”字。

 

5、今修惠正入四位(28頁中欄3)。

:原文在“修”字後有重文號,當錄作“今修修惠正入四位”。

 

6、發生修惠以愚斷癡(28頁中欄28)。

:原文“愚斷”之間有一個倒乙符,據此,當錄作“發生修惠以斷愚癡”,此因忽略倒乙符而誤。

 

7、彼尚不如況心正法行(29頁中欄11)。

:原文“心”字右邊有刪除號,據此,“心”字應以刪除,當錄作“彼尚不如況正法行”。

 

8、依此方數億兆。京諺十二而數(31頁上欄21)。

:上文的“諺”,原文作“該”,即“垓”的誤字,這一點前文已經揭出。此外,還有一處因不明重文號而誤,即“十二”的“二”字,原文實際只有兩點,這是一種重文號的標示法。根據原文,應該作“依此方數,億、兆、京、該,十十而數”。

 

9、見淨五根即分為五。一段中先問後答(37頁中欄22-23)。

:原文在“一”字後有重文號。據此,當錄文並標作“見淨五根,即分為五。一一段中,先問後答”。

 

10、又此前淨土智見身相語等(40頁中欄26)。

:“又此”,原文作“文此”,而且此二字右邊有倒乙符。因此,上文當錄作“此文前淨土智見身相語等”。

 

11、汝小乘等教法無而記我大乘性是其善故(42頁上欄19-20)。

:原文在“而記”之間有倒乙符,據此,當錄作“汝小乘等教法無記。而我大乘性是其善故”。

 

12、非如凡夫說有實真故(48頁下欄23)。

:上文在原寫本中,“實”字在前一行末尾,“真”字在後一行首端。“真”字右邊有倒乙符,意指“實真”二字應作“真實”。據此,當錄作“非如凡夫說有真實故”。

 

13、彼論為斷第二十七化說無量福疑(49頁下欄10)。

:原文在“福”字有朱筆涂刪,表示此字當刪。據此,當錄作“彼論為斷第二十七化說無量疑”。

 

14、持說經等非無盡福(49頁下欄13-14)。

:原文在“無”字下有重文號,據此,當錄作“持說經等非無無盡福”。

 

三、文字漏錄例


1、初標多後校量顯勝(29頁上欄12)。

:原文作“初標福多後校量顯勝”,漏錄了“福”字。

 

2、中應敘十王果報所生之處故(29頁上欄17-18)。

:原文作“此中應敘十王果報所生之處故”,漏錄了“此”字。

 

3、無所得心方蒙受記是故不以燃燈佛後功德校量(31頁上欄10-11)。

:原文作“無所得心方蒙受記檢佛藏經是故不以燃燈佛後功德校量”,漏錄了“檢佛藏經”四字。

 

4、及心者是能(31頁下欄17)。

:“能”字,《大正藏》有腳注“能+(取)?”。查看原文,“能”字後原有“取”字。

 

5、今勸地前既欲趣證彼真無住(32頁中欄20)。

:文末“住”字後,原有朱筆校加“道”字,應該補入。之所以漏錄朱筆的“道”字,是錄文者當年依據的底本為黑白縮微膠卷,故而不易看清朱筆抄寫的文字。

 

6、前淨土文為因位不名具足故(36頁下欄28-29)

:原文作“前淨土文為居因位不名具足故”,漏錄了“居”字。

 

7、何以故至是名心住(38頁上欄23)。

:原文作“何以故至是名為心住”,漏錄了“為”字。

 

8、然隨相增各配其(41頁上欄8-9)。

:原文作“然隨相增各配其一”,漏錄了“一”字。

 

9、梵云縛(去聲)羅。此云愚。以二聲相近遂錯云毛(43頁中欄9-10)。

:以上三句,原文作“梵云縛(去聲)羅。此云毛。若云婆(去聲)羅。此云愚。以二聲相近遂錯云毛”。漏錄了“此云毛。若云婆(去聲)羅”九字。

 

10、正應云婆羅畢栗託(魚訖反)那(43頁中欄11)。

:原文作“正應云婆羅畢栗託仡(魚訖反)那”,漏錄了“仡”字。

 

11、微若實佛何故說之所以者何謂也(47頁中欄25-26)。

:原文作“微若無實佛何故說之所以者何謂也”,漏錄了“無”字。

 

四、擅加字例


1、佛言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(48頁中欄3)。

:上文的“提”字原文本無,乃是錄文者擅自所加。根據《金剛經》原文,擅加此字雖然無誤,但這不符合《大正藏》的錄文體例。

 

小 結

通過以上所列《大正藏》本依據伯2132號錄文的訛誤情況,可以大體看出《大正藏》本不同類型的失真程度。首先,因字形相似而致誤的比例最多,可見,整理敦煌遺書,需要注意異體字,以及對相近字形文字的細心辨別。比如,伯2132號中有不少“析”字,而錄文者普遍將此字誤為“折”字,於是造成多處誤錄,有害文意。當然,有些字,錄文者也並非不認識,可能是因一時疏忽所致。其次,因不明符號,或者說因誤識符號而錄錯的例子也有不少,這說明整理敦煌遺書,正確識別符號的重要性,要求錄文者需要有一定的符號知識。我們知道,敦煌遺書文面上往往有各種各樣的“二次加工”符號,比如,表示校勘結果的重文號、刪除號、倒乙符等等。這些符號,雖有一定的標示規則,但同樣表達重文、刪除等意思,其標示方式,也會因時而異,因人而異,甚至在同一卷寫本中會使用多種重文號或刪除號。總之,錄文者不僅要仔細辨認文字,還要熟悉各種標示符號,只有這樣,才能提高文本的錄文質量。再次,《大正藏》本的漏錄情況也時有所見,少則1字,多則9字。漏錄1字,或許在所難免,但看漏了近10字,則不得不說是錄文者的疏忽。最後,在《大正藏》本的失真類型中,還有擅加文字的例子,雖然本文僅有一例,但這種現象也需要引起注意。

根據伯2132號的卷末題記,此寫本由僧人義琳於建中四年(783)抄寫,並經過他的校勘。目前,我們在伯2132號卷面上看到的重文號等各種校勘符號,應該就是出自義琳之手。而且,義琳抄完伯2132號後,又在不同時期先後聽了三遍《宣演》。可以看出,義琳對這一文獻的研習程度,以及他為保持文本質量所付出的努力。伯2132號作為一種古代寫本,儘管經過義琳的校勘,原文訛誤亦在所難免。《大正藏》本並非一種校勘本,而是徑錄底本文字,如果底本有誤,錄文本自然就承襲了底本錯誤。不僅如此,諸如以上所示,《大正藏》本在錄文過程中,又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失真。不過,有兩例失真倒是符合上下文意,第1例是“第麁重亦通一切有漏之性”一句,其中的“之”字,原文作“乏”,原文欠通,《大正藏》本雖誤錄作“之”,但文意可從。第2例是最後擅加字例中,原文“須菩”,《大正藏》本錄作“須菩提”,雖不符《大正藏》的錄文體例,但補字可從。除了這兩例,其餘誤錄均有違文意,以致影響理解及標點。可見,任何一種文本在不斷抄寫、刊刻或轉錄過程中,如果沒有經過嚴格校勘,其失真程度往往會越來越嚴重。

目前,CBETA正在對《大正藏》的錯誤文字進行改訂,凡有修訂,均隨文出注,改訂情況即時可見於CBETA Online上。就伯2132號錄文的《大正藏》本來看,CBETA目前共修訂了49處,其修訂文字雖然基本可從,但由於它沒有覆伯2132號的原圖版,故其修訂程度依然有限。如果CBETA能根據原圖版覆核並予以修訂,那麼本文所揭出的各種失真例子,或已反映在CBETA的修訂腳注當中。需要指出的是,在CBETA改訂的49處中,至少有兩例CBETA《大正藏》本所做的修訂,但原底本是沒有錯誤的。比如,《大正藏》本“受持聞廣悅”一句,CBETA將“悅”字改為“說”字,查看原文,它本來就作“說”。再如,《大正藏》本“如折一手以為百分”一句,CBETA將“一手”修訂作“一毛”,查看原文,它本來就作“一毛”。此外,還有一例情況比較特殊,即“图片然別有”(50頁上欄20)的“图片”字,CBETA將此修訂為“迥”。查看原文,此字既不是“图片”,也不是“迥”,而是“迢”。原文作“迢然別有”,文意可通,只是因《大正藏》的誤錄,又造成了CBETA別生一字。由此看來,CBETA的修訂工作,今後實有必要利用原底本圖版進行。當然,《大正藏》所收佛典部帙浩繁,要將《大正藏》的錄文與其原底本的文字進行一一核對,工程浩大,談何容易。

我們相信,隨著許多原始資料的進一步公開,目前的佛教學術研究,已不滿足於《大正藏》所提供的文本,而是更加關注第一手資料。同時,CBETA等佛典數字化平臺,雖然擁有電子閱讀、文字檢索、字數統計等多種功能,但是如果數字化所據的底本沒有經過嚴格校勘,那麼其存在失誤的文本必將隨著佛典數字化的無遠弗屆,而進一步擴大它的負面影響。一字之失,並非無關宏旨,有時卻能左右我們的研究結論,以致影響我們對歷史真面目的認識。

業師方廣錩先生曾經明確指出,佛典校勘整理,需要從原始圖版的底層做起,從根源上解決文本問題,同時盡可能收集多種校本進行重新校勘。佛典數字化,不應該僅是一種媒介的轉化,它的核心內容更需要一種相對可靠的文本,只有這樣,佛典數字化才具有更深遠的意義。图片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0年4月12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